每年的四月總是有候鳥飛回台灣。
我很幸運的,前兩年連續遇到好價錢的機票回去度假。
今年,就已經預算來個也會讓人羨慕、嚮往的旅行地點:英國啦!

st. pancras international station/ london
因為是國內旅遊,所以我完全處於度假心情,
跟朋友說好會去拜訪,但是等家裡有大人接掌家長職務之後才確定出發。
我本著對我們城火車站賣票價的忠誠度,
採取到站才買票的悠閒姿態出門。
雖然上網搜尋各種路線的可能性與價錢連接的價差,
我仍然也慣性的習性,到時買下班車票就上車好了。
慣例的,時間算得太精準出門,結果就碰到同樣的問題,
火車十分鐘到站,前方就是有顧客買票不順利的情況發生。
站在隊伍裡心急如焚的還有後面倆個“同類”。
還好我即時抓到票,跟送我來車站的老男隔空道謝,
就直衝月台搭上預計的那般列車。
雖然沒有上網買票,但是野記得這行程必須轉換兩次火車。
也跟查票員確認是哪的站轉接,行程比想像的容易啊!

下倆個站台,換了三種列車
從我們家到倫敦的列車,算是三種裡的中等乾淨、空間不大。
因為票不包括進入倫敦,所以就繞著外圍換路線。
可能這路段有經過機場,所以通到空間設計非常的容易推放行李箱。
可是座椅縮小些,轉彎的時候速度仍沒有減緩,
結果一位老婦人隔著走道坐在我旁邊
突然就整個人飛到走道地上,事出突然,我本能反應的立刻上前拉住她。
坐她隔壁的法國女人有驚慌的拉住她另一邊,老婦人的孫女嚇到吧
靜靜的愣在那裡。老婦人驚嚇得直抖,我擔心她心臟病發作,
等把她扶回椅子去,我問她是否需要找列車人員幫忙?
她說只是被彈出座位嚇到,跟我和旁坐的法國女人道謝。
到了下個停靠站,孫女跟奶奶換到三人座椅,讓奶奶坐裡面靠窗的位子。
回程的時候我才有機會看這區的鐵道居屋,因為鐵路旁可以看到很多住戶的後花園。
看到那種環境,真的很慶幸、也感恩自己現有的生活環境。

到了 st. Pancras 國際站(上面第一張圖),滿大的,不知道怎麼去接下班列車,
這種事情問驗票員一定會有正確的答案。到樓上。
這時候肚子開始餓了,很多簡便食物的餐店,買了
pasty 咖啡,等上火車的時間把午餐解決了。
原來英國、法國相通的歐洲之星(Euro star) 是從這裡出發的。
很奇怪的親切,因為我姪女上個星期就是從這裡進入英國,
然後回去法國繼續她們的歐陸自助旅的。

踏上前往朋友家的火車,好像上飛機一樣,因為座椅舒適、乾淨。
走道不大,不過算是快速列車又只停幾站,而且可以上網,還有手機插頭。
趕緊把手機拿出來充電,毫無事前準備心裡的結果就是出門手機沒電了。
也沒跟朋友事先確定就上路,只在出門前給她的電話留言通知。
我真的對這位朋友有百分之百的篤定信任,才敢這樣子輕率的。

很高興我有排除對長途轉好幾班車的猶疑,孩子們相當的可人、聽話。
在家喝咖啡聊天還有現場鋼琴演奏。
謝謝寧跟孩子們讓我在他們家感到舒適自在。



寧說隔天會下雪,我還想說也不過氣象預測,應該只是飄飄雪花片罷了。
這是前一天的天空,灰濛濛的。
隔天早上真的就下雪了。
四月雪,也是有看過幾回啦,不過聽說更北部的地方積雪很厚呢。


這個城比我住的還大,不過英國的商店已經太連鎖化,任何城市都有分店。
所以巡街完我們就去看看當地的大教堂。
我很喜歡
Derby教堂裡面的氣氛,一走進去就有明朗愉悅的寬大空間。
一般的大教堂的雄偉高大但是暗寂的讓人有肅立的不安。

待了兩天兩夜,很愉快,可是也想回家了。
尤其不太信任英國交通面對雪天的憋腳能力。

回程特意拿相機出來照照路邊風光,這幾個大煙囪不知道是火力還是核力發電廠?

Leicester 是很神奇的氣候分界線!
來的時候整個下午都是好天氣,過了這站就烏雲遮掉陽光。
我很好奇這種下雪的天氣,會否能看到倆個世界的分界?
真的,過了這站,鐵軌旁的農地沒有積水了,左邊的窗戶耀滿光亮。

遠處黃花的山坡,也有破雲投射的陽光

過了倫敦每站都是乾冷的好天氣,不過氣溫真的明顯下降。
我出發的時候打包的都是輕暖型的衣物。
隔了兩天,看各火車站上車的旅客都把大衣又穿上了。

這是最後的轉換站,慶幸這個等候是滿乾淨的,把午餐拿出來當晚餐吃了。
回到城裡野幾乎八點,看著仍然在屋頂上方的太陽,
我拍拍來接我的老男人的肩膀,謝謝他的爸媽搬來南部。
雖然是小城市,就英國的天候來說,很少下雪,有陽光的日子滿多的。
對於來自南台灣的我來說,陰冷的日子裡,
有陽光的出現,總是讓我欣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