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很自在
倆個很親愛
三個需要協調
四個各說各話
一個很自在
倆個很親愛
三個需要協調
四個各說各話
拍食物,哪個台灣人沒幹過這碼事!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美感、角度。
有些人簡單利落,就跟直升機照樣一樣,鏡頭往下九十度
整個菜色一覽無遺!
有人喜歡放大細節,鏡頭貼在盤子邊邊,那種像片看起來,就像有誰把一盤菜往妳臉上貼
的感覺。
有些人喜歡製造氣氛,所以擺盤、裝飾,弄得跟日本模型食物一樣死板。
有些人喜歡用盛菜的盤子餐具裝點,稍稍過了頭的危機,就是用太美的餐具會反串成主角。
我喜歡哪種45度角下望,背景有燦爛的陽光般的光度,讓我感到前景的食物吃起來一定是
愉悅的美味。
玩相機的人一定都有發現用不用閃光燈,照出來的色澤相當不同,尤其在燈光下的環境。
如果 white balance 任由相機自動 auto balance.
像片照出來的食物,就沒有那麼接近實際食物的色相了。
以下是我的實驗,左邊關掉閃光燈/ 右邊開閃光燈,都是近距離 micro 設定。
右邊忠於食物的原色,可是強光把背景擋成黑色,少了我喜歡的溫暖背景的寬廣。
兩難選擇,或許,就盡量用白天的正常天光照相囉。
原來這小子對顏色的喜好也很鮮明,果然是他老母帶大的
影印一張黑白底片沖印出來的亮面相片
將一張手機數位彩色相片影印成黑白
進暗房將兩張影印用水浸溼透、先後放到燈光下輪流曝光
安排倆張像片的合成構圖,洗出來的成品就是黑白換位了。
用這張去影印,重複暗房沖印程序,就可以得到跟下圖一樣的正片效果。
上面是用電腦合成重疊的效果,因為我只有簡單的後置程式,所以人物沒有左右對調翻轉。
不過可以粗略的作個手工與程式後置的比較。
有個向陽的窗戶真好玩,有個白色床單罩更好玩。
小時候仍然是電燈泡時代,沒事就對著牆壁玩手影。
現在有數為相機可以把手影立即拍了,傳上網。
怎麼樣的不同的時代啊!